不要做受害者

做受害者实在是太容易了。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就一直在扮演一个受害者。那时我无法直视自己自认为”惨淡“的人生,并且没能有勇气当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于是近乎编造地将自己的一切失败推卸给自己的身体状况。好像自己的一切不如人意,都是命运里写好的剧本。
所幸我拥有阅读的习惯,看到《少有人走的路》,”人生苦难重重“振聋发聩。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受难,而是可能对于几乎所有人,人生都是在受难—-不过有一些人心智足够强大,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坦然面对。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将人生的一切当成自己的事情。这是我在23岁才明白的道理。
我有些遗憾,明白得太晚。
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便我将人生当成自己的事情,即便我已经受到斯多葛主义的教诲,学着用控制二分法去理清自己的生活,我仍然不可避免地被一种痛苦萦绕。
这种痛苦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通人所共有的一种痛苦:可能性的消失。
是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天才,不是富二代,长得不够帅气(美丽),那么你大概率会遭遇到“平庸”的侵蚀。就像我一样。

我没有早恋过,也没有过校园恋情。人生辉煌的顶点还在初中,作为新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后面大部分回忆要么无聊,要么令人羞愧。

遇到心爱的女孩,我会愤怒自己不帅家里没钱房价好贵。
好不容易奔向互联网大厂,互联网大厂的梦都快碎了。房价的泡沫却比我十八岁独身的寂寞还要坚挺。
就怎么说,挺操蛋的。

你可能说,不是还挺好吗?
可能是吧。可是仔细一看,好像一点乐趣都没有诶。
生活一点乐趣都没有。

找份并不有意思的工作,找个并不爱的对象,买一套并不怎样的房子,还贷三十年,生一个并不怎么聪明的孩子,一生就过去了。

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怎么能过这样的人生啊。

但是,不是怎样解释自己的一生的。这样抽象地并且是消极地抽象自己的人生,是会将自己毁掉的。

积极地去想自己的人生,并非自恋,并非骄傲,而是我们要努力去训练掌握的技能。

我没有早恋过,没有校园恋情。
可是也没有遭遇车祸,没有经历校园霸凌。
我的人生好像也上过几次主席台,和小姑娘装过几次逼。
遇到心爱的女孩,她们都是很好的人。对感情认真,不玩弄他人。
研究生能到相对自己来说还不错的学校上学,能见到很多优秀的人。
工作也并不是没有意思啊,克服困难是能给自己成就感的。
十三亿中国人,找个跟我对上眼的还是可能的吧。
实在不行,找世界人民。
实在不行,找男的。
大不了不买房。不找中国人,不要求我买房哈哈哈哈哈。找男的,让他们给我买房哈哈哈哈哈。
不生孩子。
就算生,那也是爱因斯坦。
就算不是爱因斯坦。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啊,应该也还挺好玩。玩他。

诶,好像那个消极的,无趣的,好像是注定的人生,根本就是被我想象出来的呢。

时至今日,我已经知道光对自己负责是不够的。维持积极的态度,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应当把负面情绪当成一个随机会向我们发动攻击的敌人,时刻警惕其干扰我们的安宁。

具体的一个有效的实践是:
每当自己想要抱怨的时候,可以用如果句式来确认下自己的抱怨:
如:
如果我能变帅。
如果我是富二代。
如果她能对我有所回应。
一旦找出这种句式,可以进一步想想为了让这种“如果”发生,自己“可以”做什么:
比如:
如果我能变帅—–通过学习穿搭,改变发型,以及控制自己的饮食,勤快健身我可以变帅。
如果我家里有钱——通过掌握技能,保持精进,认清时代红利,我就可以拥有有钱的可能性。
如果她能对我有所回应——通过提升自己,对她释放善意,做她的支持者,那么我可能可以得到她的回应。

当我们足够关注这些自己可以通过行动来使遗憾变成显示的事情的时候,那么就可以忘记掉那些“如果”的事情对我们造成的痛苦了。